近日,武汉市飞瓴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飞瓴光电)完成新一轮近5000万元Pre-A+轮融资,投后估值达3亿元。本轮融资由清控银杏、光谷人才基金与湖北省科投天使基金联合领投,武汉高科、新洲航天产投、昆山高新产业平台投资机构参与部分股权认购。
“融资资金将大多数都用在推进自主研发的常压微波等离子体技术体系在多产品线上的应用研发与迭代升级,以及加速能量光子学器件技术平台的建设,同时深化与高校和研究院所的产学研合作,为未来产品矩阵拓展奠定基础。”飞瓴光电创始人及董事长童维军接受支点财经记者专访时说,“公司将继续坚持技术创新与市场开拓双轮驱动,计划于2030年左右完成上市目标。”
童维军曾在全球知名光纤光缆企业担任高管,2022年6月专注飞瓴光电核心技术体系构建,该公司攻克非金属元素深掺共掺工艺难题,凭借自主研发的常压微波等离子体技术体系,打破了国外在深掺氟特种光纤材料与装备方面的技术垄断,成功量产直径达50毫米且是国内最大尺寸的特种光纤预制棒。目前,飞瓴光电已研发具备制备直径达80毫米特种光纤预制棒的能力。

由飞瓴光电预制棒拉出的特种光纤,也已大范围的应用于极端环境、工业激光、通信设施、能源交通、生物医美等领域,今年接单已超过5000万。成立4年来,公司还收获了光谷瞪羚企业、武汉市首批未来之鹰企业、湖北省科创“新物种”、省级专精特新、楚天英才科创团队、国家级高新、中国品牌发展工程等企业等荣誉。

(1)构建校企合作“快速路”模式,质价比加速国产替代进程
童维军在光纤光缆行业从业已有20余年。早在2000年,他就进入全球知名光纤光缆企业工作,先后担任研发工程师、工艺研发中心主任、公司高管等职务。很长一段时间,他都在和特种光纤打交道。
不同于一般的通信光纤,特种光纤是指为实现特定功能而设计制造的光纤,技术壁垒高、研发投入大,但在特定波长、极端环境或特殊应用场景下性能表现卓越。长期以来,制备大尺寸特种光纤预制棒的核心技术——深掺氟特种光纤的关键材料与装备一直被国外所垄断。
“大棒的主要优势,是产品一致性好、性能好价格低。”童维军介绍,一旦技术上有所突破,带来的产业价值和安全意义巨大。
这也是童维军果断从行业巨头离职,选择自身创业的最终的原因,“这不单单是一个市场机会,更是服务国家在高端制造和供应链安全上的战略需求,所以我毅然选择了这条‘硬科技’赛道。”
在路径的突破上,童维军选择了校企合作“快速路”模式。创业的同时,他还入职武汉工程大学成为特聘教授。在他的带领下,学校师生与企业工程师共同对技术进行研发与验证。
“前几年我们都是在做研发,先后完成了机理可行性、装备可制造、产品通过验证等几个重要工作。”童维军介绍。
公司创立半年,便搭建起常压微波等离子体研究平台,在国内首次实现多种蒸汽常压微波等离子体火炬的稳定运行,为后续产品研究开发奠定了核心工艺基础;2022年,突破传统化学反应势垒限制,实现预制棒深掺氟浓度达7at%,数值孔径达0.24,将电能转化率从行业一般的30%提升至超90%;2023年,与武汉工程大学正式成立光电材料制备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研发国内首台常压微波等离子体预制棒外沉积装备,八边形掺氟管实现量产证明了工程化能力,同时产品顺利通过客户验证。
值得关注的是,飞瓴光电不仅在产品性能上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在产品价格上也形成了国产替代优势。2023年,国外产掺氟材料一公斤对外售卖价格约12万元,飞瓴光电的同类材料约8万元,价格下降三分之一。反映到特种光纤和预制棒上,也形成了“高性能+优价格”的质价比价值组合,市场逐渐被打开。
也是这一年,飞瓴光电销售额突破2000万元,并得到清控银杏领投的Pre-A轮数千万元投资。
(2)从卖光纤到卖解决方案,“双轮驱动”发力蓝海市场
2024年,是飞瓴光电再次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一年。为实现大规模量产,飞瓴光电在光谷楚天传媒科创园新建总建筑面积约5000平方米的生产基地,可年产1000kg高性能特种光纤预制棒。该基地还配备多座特种光纤拉丝塔,其中一座高22米、贯穿5层楼的拉丝塔,是亚洲最大的特种光纤拉丝塔。
目前,“亚洲第一塔”可将直径为50毫米的特种光纤预制棒,拉出100公里左右的特种光纤。飞瓴光电也形成了波导设计光纤、微结构光纤、优化掺杂金属光纤三大类特种光纤产品,可满足强辐照、强激光、强电磁、高温极寒场景对新型通信光纤和特种光纤的应用需求,应用场景包括核电、航天航空、天文学、蓝光光刻、激光手术等领域。
童维军回忆,初期开拓市场时也曾遭遇挑战,“我们要叩开的是核电、航天等领域客户的大门,这些领域对可靠性的要求是‘零容忍’。一些客户会问,国际巨头有几十年的应用记录,你们有什么?”
“我们的解决方案不是一味地低价竞争,而是构建‘立体化的信任证明体系’。”童维军补充说,“我们投入重金,将产品送到权威第三方检验测试的机构,获取权威的性能测试报告;还通过开放生产流程和质量控制体系,请客户到现场来验证。”
不走捷径,而是用最硬核、最透明的方式,让飞瓴光电形成了自己的“护城河”。
“近几年,公司收入基本保持每年翻一番的速度,预计今年可达7000万元,产值则有望突破1亿元。”童维军表示,下一步公司计划通过“双轮驱动”,逐步扩大市场份额。
第一个轮子是“纵向深耕”,巩固并扩大在现有优势领域的领导地位。具体策略不再是简单地卖光纤,而是推出更多像“基于抗辐照光纤的传感系统”这样的垂直行业解决方案,从“材料供应商”升级为“不可或缺的战略合作伙伴”,深度挖掘单个客户的价值。
第二个轮子是“横向拓展”,进军新的增长市场。目前,随着新技术的加快速度进行发展,海洋传感、A与计算、车联网等新兴领域对特种光纤的性能提出了新要求,这些都是具有极大市场潜力的蓝海市场。
(3)面向IPO合规化导向,推进人员业务领导力的体系化
飞瓴光电自筹建以来已顺利完成联合发起人及合伙人实缴投资平台的工商变更,完成首期员工持股平台的认缴与实缴,涵盖核心管理层、技术骨干及职能主管,并签署一致行动人等有关规定法律文件。创业团队相关法人及自然人已完成公司治理层面的合规化工商变更,标志着初创团队已实现有效磨合,逐渐增强了创新创业的凝聚力与决心。
目前团队也发展到150人,其中合伙人13人,博士7人,主要分担技术专家和职业经理人角色,本科及硕士学历占到一半,放在骨干和储备干部培养岗位,余下技能人员放在一线执行岗。老中青年龄分布大致维持在1:3:6的结构。经过两到三年的管理思维训练和专项技能培训,管理干部强化了老板思维和终局思维,包容阶段性打工思维;公司的骨干在坚持长期主义,防范机会主义,面向行业技术趋势的思维认知提升和持续业务技能学习结合业务流在有效磨合;逐步展现一批有大局观、主动性、自驱力的人才标杆。
为了承接公司组织进化和组织健康的人才战略,我们以目标导向为主衡量组织长期竞争能力,结果导向为辅督导组织阶段性生存能力,把学习型组织建设到业务一线,坚持各层面三三建制发展壮大队伍。重点识别的长期主义者放到合适的岗位,接受组织思维训练和技能提升,逐步成为组织进化的主导者,归位组织的终极目标卓越绩效标准。
我们期望未来公司是在党领导下混合制上市企业,有核心竞争力体系,有一大批复合型人才,有社会责任感追求卓越的公众化公司,能被国家委任重大工程的生态型集团化公司。
文章标题:飞瓴光电童维军:量产国内最大尺寸特纤预制棒!打破国外技术垄断达成首台套特种光纤重大装备转产
1、凡本网注明“来源:讯石光通讯网”及标有原创的全部作品,版权均属于讯石光通讯网。未经允许禁止转载、摘编及镜像,违者必究。对于经过授权可以转载我方内容的单位,也一定要保持转载文章、图像、音视频的完整性,并完整标注作者信息和本站来源。
2、免责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讯石光通讯网)”的作品,均为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是传递更加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因有几率存在第三方转载无法确定原网地址,若作品内容、版权争议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本网,将第一时间删除。
·首发首展 君鉴发布光电子新材料代表飞瓴光电闪耀第二十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
·飞瓴光电受邀参与新时代高校 追光逐梦 光电信息育人共同体联合行动大会
·飞瓴光电光博会“首发首展”代表性创新成果发布精彩亮相第二十届“中国光谷”国际光电子博览会隆重开幕
·飞瓴光电荣获2024年度中国光谷3551创业大赛全球总决赛二等奖丨面向国家战略需求,推动特种光纤应用场景升级
·第九届中国品牌创新发展论坛在京成功召开-飞瓴光电入选中国品牌创新发展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