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网站公告

暗黑的西方金融体系

来源:米乐体育app下载官网    发布时间:2025-07-28 12:55:56

  摩根大通创建了现代西方银行体​​系,而这个体系的目标就为了让人一直贫穷。他们操纵市场,用债务来压迫资本主义国家的普罗大众。以下是摩根家族与他们的精神同伙怎么来控制大众金钱的金融体制背后的黑暗故事。

  首先要从1799年的纽约市开始说起。当时的纽约缺乏清洁水源,频发黄热病疫情。这时候一个叫亚伦伯尔的民主共和党人,抓住时机提出成立了曼哈顿公司,表面上未解决民生问题,实则暗藏政治图谋。

  亚伦伯尔早年投身独立战争,因作战勇猛晋升为中校,战后转型当了律师,凭借“卓越”的法律才能和政治手腕,成为纽约州民主共和党的核心人物。

  他与当时联邦党人的核心人物汉密尔顿因政治理念的根本对立而发生冲突。汉密尔顿主张强化联邦政府与金融集权,而伯尔代表的民主共和党则倾向州权与平民利益。

  这种对立在银行业领域尤为突出——汉密尔顿主导的纽约银行由联邦党人控制,当时的民主共和党人难以获得贷款支持,于是伯尔利用了汉密尔顿。

  汉密尔顿为了改善纽约市的供水情况,对供水项目很支持。伯尔利用其对公共财政的担忧,成功绕过联邦党人对银行业的限制。等汉密尔顿事后发现中计,早已无法阻止。

  伯尔暗中在曼哈顿水务公司的章程中加入了一项关键条款:“剩余资本可用于任何合法金融交易”。这一条款使曼哈顿水务公司得以在成立6个月后开设了银行,即曼哈顿银行。

  亚伦伯尔的在于,最终曼哈顿水务公司压根没有按承诺引入布朗克斯河水源,而是转而挖掘污染严重的Collect Pond,且铺设用木头管道,既易堵塞又难以维护,最终仅服务了约400户家庭,纽约百姓依然没有清洁用水。但金融业的转折从此开始,金融垄断自此慢慢形成了。

  曼哈顿银行从此迅速成为民主共和党的资金池,通过低息贷款支持他们的党内竞选,打破了联邦党人对金融的控制。而这家曼哈顿银行在通过一系列合并后,最终在一百多年后成为摩根大通的一部分。

  早在几百年前,金融家们就发现了一个控制世界的诀窍:先制造金融危机,然后再把自己定位为救世主,这样做才能够方便的收割全世界。

  当时的大型银行杰伊库克公司在铁路领域投入了大量资金。在宽松的信贷环境和高回报预期的推动下,铁路股票和债券的投机活动猖獗。当杰伊库克公司宣布破产后,就引发了连锁反应。

  当时的纽约证券交易所关闭了十天,其他银行和企业也纷纷倒闭,严重的经济萧条随之而来。

  摩根与罗斯柴尔德家族合作,在危机期间向美国财政部供应黄金。表面上,摩根先生圣洁的如同观世音菩萨在世。但在幕后,他却对美国金融体系拥有着前所未有的控制权。

  通过与罗斯柴尔德家族合作,他们向美国财政部供应黄金,成为了救世主。在惊慌失措的公众眼中,他们是混乱中的稳定之手。但实际上他们正在合伙构建起一个系统,让重大的金融决策都经过他们的办公室,甚至更多……

  1907年摩根通过市场操纵制造了恐慌,比如联合铜业股价暴跌,从而迫使政府授权他组织银行联盟注资市场。又比如他收购田纳西煤铁公司,控制了美国60%的钢铁产能,还被罗斯福总统默许反垄断豁免。

  真正致命的是,在恐慌期间,摩根利用危机策划了一系列银行合并,最终实力较弱的银行都被实力较强的银行吞并——而这些银行都由他掌控。

  每一次的危机都成为消除竞争对手和集中权力的机会,等到一切都尘埃落定时,银行业已发生巨变。

  1955年,大通国民银行(由洛克菲勒家族控制)与曼哈顿银行合并为大通曼哈顿银行,它继承了亚当伯尔的“政治渗透”基因和摩根的“危机扩张”策略,实现了两大基因的初步实现了融合。

  而到了2000年,大通曼哈顿银行与J.P.摩根公司再次合并成为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总资产超过3.6万亿美元,业务覆盖100多个国家。

  这一合把亚伦伯尔钻法律漏洞技巧与摩根危机操纵的资本操控手法结合,最终形成了“政商勾结”的现代金融业经典范式。

  至此,这份令历经几代人精心设计的金融控制蓝图,到了2008年时,摩根大通银行系统已经把这一套完善彻底变成了一门操纵的“艺术”。

  在2008年,摩根大通自己的交易员都发现,他们所在的公司在通过“欺骗”来操纵整个市场的方法。比如,他们会下达大量买卖贵金属和国债期货的订单,然后在执行前取消订单。目的是制造市场活动的假象。这不是小规模的操纵,而是8年来数十万笔虚假订单。

  这种操纵很有效,以至于其他机构的交易员也根据这种人为的市场条件做出了决策。结果是摩根大通获利,而其他人则损失了数百万美元。

  对于这些被抓到的操纵行为,他们供认不讳,并支付了9.2亿美元的罚款。虽然听起来数额巨大,但对他们操纵所得盈利的数十亿美元来说,只是九牛一毛。

  当他们被抓到证据时呢?不过就是远低于利润的罚款……相对于所得的利润而言,这些罚款微不足道,这点惩罚根本没办法阻止操纵。熟悉某市场的广大股民对这一套是否很熟悉?著名的罚款60万和西方金融体系这套是一脉相承的。

  在今天,摩根大通仍面临着多起未决诉讼,但这些都无所谓。自2000年以来,他们大约支付了400亿美元的罚款。但一丁点都不妨碍他们变成全球上最强大的金融机构之一。

  现代西方的银行体系一直这样设计,一直依然着“曼哈顿银行—摩根大通”模型在运转,这套150多年前设计的模型抢钱实在是太快太方便了,令富人欲罢不能。

  亚伦伯尔、摩根、洛克菲勒他们那几万亿甚至几十万亿美元的遗产虽然令人瞠目,但真正继承下来的并不是这些明面上的金钱,而是金融权力的“遗传密码”。

  第一是法律工具化。从伯尔的公司章程到摩根大通的“虚假报价”(2012年因操纵贵金属市场被罚9.2亿美元),“法律”始终是他们玩弄的对象,更是他们资本扩张的武器。

  第二是危机常态化。通过制造或利用危机(如2008年次贷危机),金融巨头将公共资源私有化,例如摩根大通以19亿美元收购华盛顿互惠银行,收货满满,但损失则由美国广大的人民群众承担。又比如如今如火如荼的贸易战……

  第三是政治寄生性与政商勾结。从亚当伯尔的“水务银行”双轨制到摩根大通的“监管市场”双向渗透,金融资本始终依附于政治权力,形成“影子政府”。

  这三点就是现代西方金融体系真正的面目,他们衣着光鲜、道貌岸然、举止得体、言谈高雅、满嘴道义,但他们其实才是寄生在亿万欧美普通百姓身上的蛀虫。

  从亚伦伯尔到J.P.摩根的近两百多年历史,他们本质上进行的是金融权力的代际传承。

  伯尔开创了“合法漏洞+政治投机”的模式,而摩根将其升级为“危机操控+全球网络”,到现在则由摩根大通将这些手段整合为系统性的资本统治工具。

  这种权力结构的延续性,正是理解现代西方银行体系如何“让富人更富、穷人更穷”的关键。

  当然,这些基因并不仅仅在西方金融体系中代际遗传,也在被发展中国家乃至众多新兴工业国的富豪们学习借鉴、并复制和利用。

  在2008年,摩根大通自己的交易员都发现,他们所在的公司在通过“欺骗”来操纵整个市场的方法。比如,他们会下达大量买卖贵金属和国债期货的订单,然后在执行前取消订单。目的是制造市场活动的假象。这不是小规模的操纵,而是8年来数十万笔虚假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