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网站公告

浅谈公司运营法律风险防控——以在线游戏企业为例

来源:米乐体育app下载官网    发布时间:2025-06-15 09:17:12

  湖南通程律师事务所互联网与高新科技事务部副部长,湘潭大学民商法学硕士,专业方向为民商事领域,包括合同纠纷、股权纠纷、企业法律顾问(内部管理风控体系建立、内部法律事务处理)、知识产权纠纷处理等。

  王丽蓉律师具有十年互联网公司法务工作经验,现担任多家互联网公司法律顾问,包括信息流广告公司、游戏公司、直播运营公司等,办理过多起经营合同纠纷、商标侵权纠纷、在线游戏服务合同纠纷、在线游戏运营合同纠纷、劳动争议纠纷,app上线法律专项服务。

  随着在线游戏的发展,在线游戏行业的业务形态从单一集中化裂变为细分多生态,政府部门对在线游戏的管理也从粗放式到家长式监管,在线游戏相关纠纷的数量与类型激增,覆盖了著作权侵权纠纷、商标侵权纠纷、不正当竞争、业务合同纠纷、刑事案件、政府监管处罚等多个领域。网络游戏企业如何在内部打造一个法律风险的防火墙以预防风险,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经验针对主要三大风险的防控进行分享。

  该侵权风险主要是针对在线游戏开发商在研发过程中有几率存在的风险,这中间还包括IP作品授权改编、游戏各元素(核心玩法、源代码、角色外形、游戏场景与地图、主要界面、道具、文字作品、音乐等)的著作权侵权风险、游戏名称商标侵权风险等,另外游戏推广业务存在广告素材著作权侵权以及游戏推广名称商标侵权的风险。

  作为在线游戏开发商和相关企业,可搭建一个围绕游戏从立项到完成研发的全过程侵权风险防控流程,分为立项初期、立项与策划阶段、研发阶段(DEMO版本)、研发测试完成(测试版本)阶段,在每个阶段有不同的防控重点:

  1、立项初期:如果研发游戏是改编自动漫、动画、小说等作品(以下简称“IP”)或者相关元素的,须获得这些作品著作权人的授权,应该对预采购的IP现状调研,包括IP权利来源、IP本身是不是真的存在侵权、转授权人是否有权转授权、是否超过其授权范围等。另外在此阶段提前对拟定的游戏名称进行商标侵权排查也十分重要,预定的游戏名称是不是真的存在近似商标、是不是真的存在同名游戏,并可同步进行游戏名称的商标登记,如存在近似商标应当及时修改名称避免后续产生的侵权风险,如已存在同名游戏应尽可能的避免同名,否则在申请版号的时候会遇到障碍,在游戏立项初期做好这一些内容的侵权排查,其实就是用最小的成本在防控风险。

  2、立项与策划阶段:游戏研发团队在该阶段会设计游戏的核心玩法以及主要元素,如对其他作品有所借鉴的,应对可能借鉴的游戏元素如场景、角色、地图、文字等进行预设侵权风险排查,包括核心玩法也可以预先进行侵权风险排查。很多游戏研发商在借鉴别人作品时没有加入自己创作元素,对借鉴作品稍加修改就直接用,这种行为往往在游戏上线后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哪怕对一个NPC的借鉴都会让游戏面临下架风险,甚至是存在涉诉风险,故应当由专业的法律团队对此进行评估。

  3、研发阶段到DMEO版本完成:该阶段是游戏产品逐渐完成的过程, DEMO版本完成,即游戏的整体玩法、主要场景、重点的角色等已经基本完成,故可在该阶段再次对这些元素进行一次侵权风险排查,另外此阶段可开始着手保护该游戏产品的知识产权,即对游戏的重要元素进行作品登记。

  4、正式测试版本完成阶段:此阶段游戏产品已可上线测试,在此阶段可再次对游戏内容做一次全面的侵权风险排查。

  另外游戏推广方在制作游戏推广素材的时候,亦要注意避开侵权。现在较多游戏推广企业针对自己原创的推广素材进行了很好的保护,包括对部分的元素及整体的视频都进行了知识产权登记,抄袭爆款素材的成本将慢慢的变大,也提醒游戏推广企业要做好原创素材的知识产权保护。

  网络游戏企业游戏内容或者运营违规,不仅将面临着罚款、没收违法来得到的、停业整顿等行政处罚,还存在刑事处罚的可能。合规风控,对于一个在线游戏企业来说,在很多时候能避免巨大的风险。

  建议企业建立一个合规排查机制,该机制包括建立法务或专业律师团队与研发、运营、推广、客服人员等有关部门的对接实时防控,不仅在游戏上线前后对内容做合规排查,并且在上线等重大日子及各类净网行动阶段性地对运营的游戏以及推广的素材着重排查,具体的排查要点有如下几点:1、内容合规审查要点:主要是游戏或素材的内容是不是真的存在淫秽色情、暴力血腥赌博、违背社会公德、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等进行排查,2、运营合规的审查要点:是不是真的存在非法出版运营(即无备案、无版号套版号)、是否违规设置概率性玩法、是否有未成年保护系统、是否实名认证等,3、刑事风险审查要点:主要是针对涉赌的内容,特别是棋牌游戏,涉及开设赌场罪的刑事风险,另外游戏的客服部门以及公会等存在诈骗罪的刑事风险,注意刑事风险的红线。另游戏运营时,如违规设置随机抽取、违规进行有奖推广,或者无故冻结玩家账号,对破坏游戏生态平衡的事件(如部分玩家使用外挂、脚本等)不立即处理等,不仅会导致玩家的工商投诉,还存在涉诉风险。

  在线游戏企业在合同签订前如未对合同相对方进行资质审查、对合同条款严格审查,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过于随意未能及时保存合同履行痕迹,将会存在因合同条款存在争议导致的违约纠纷、无法通过合同履行证据维护合法权益等问题,特别是针对游戏开发商签订的委托开发合同、与拥有游戏知识产权或独家运营权的企业签订的独家代理合同,因为这两类合同涉及的金额较大、争议较多。故应当建立对重点合同的签订履行规范机制,在合同签订时合同签订主体资质、对重点条款以及合同签订的形式进行严格审查,并在合同履行过程中设置好履行痕迹留存。笔者就曾经遇到过合同履行时变更合同内容,但是没有通过合同约定的对接人书面确定,合同一方不认可变更内容导致的纠纷,故在履行中应当注意履行事项的证据留存。

  笔者从三个角度浅谈网络游戏企业的法律风险问题,这样一些问题实际是比较代表性的问题,应用到其他互联网公司包括电商企业、新媒体运营企业等都可以予以借鉴。当然企业在运营过程中遇到的风险与危机远不止这三点,后续笔者将再进行分享。企业应当重视这些法律风险,通过内部的法务部门或者与专业的法律团队合作建立法律风险防控的制度与流程,让风控落地执行,可以帮助企业建立一道风险防火墙,在出现纠纷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合规经营。